News Center
硅烷浸渍剂是一种以有机硅烷为主要成分的化学防护材料,通过渗透到混凝土、石材等多孔基材内部,与基材中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一层憎水薄膜,从而阻止水分、氯离子、硫酸盐等腐蚀性介质侵入,达到提高基材耐久性的目的。高路(河南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硅烷浸渍剂的研发与生产,在石化、铁路、公路、机场、码头、核电、风电、水利水电等行业中合作案例丰富并享有好评。其核心特点是渗透性强、憎水性好、对基材外观影响小,广泛应用于桥梁、隧道、海工结构等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防护。
核心成分与作用机理
主要成分
有效成分:通常为小分子有机硅烷(如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、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等),分子量小(≤200),能深入基材内部 5~10mm。
溶剂:乙醇、异丙醇等有机溶剂(溶剂型)或水(水性),用于稀释硅烷,增强渗透性。
助剂:少量催化剂(如有机酸),加速硅烷与基材的反应。
作用机理
渗透阶段:硅烷浸渍剂涂刷或喷涂后,借助溶剂的挥发性和基材的毛细作用,快速渗透至混凝土内部(孔隙、微裂缝中)。
反应阶段:硅烷分子中的烷氧基(-OR)与混凝土中的游离羟基(-OH)发生水解缩合反应,形成稳定的硅氧烷化学键(-Si-O-Si-),与基材融为一体。
憎水层形成:反应后剩余的硅烷分子在孔隙表面形成一层排列紧密的憎水膜(接触角≥90°),使水分难以渗入,但不堵塞基材的呼吸通道(允许水汽排出)。
分类与性能指标
按形态和施工方式可分为以下类型,核心指标参考国家标准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》(GB/T 50476)及《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》(JTJ 275):
类型 | 特点与适用场景 | 关键性能指标(示例) |
溶剂型硅烷浸渍剂 | 以有机溶剂为载体,渗透速度快,适用于干燥或低湿度基材(如桥梁、厂房) | 硅烷含量≥98%,渗透深度≥3mm(混凝土),吸水率降低率≥90% |
水性硅烷浸渍剂 | 以水为载体,环保性好,适用于潮湿基材或对溶剂敏感的场景(如室内结构) | 硅烷有效含量≥30%,pH 值 6~8,渗透深度≥2mm |
膏体硅烷浸渍剂 | 稠度较高,适用于垂直面、顶面施工,减少流淌(如隧道侧墙、桥墩立面) | 触变性好,固化后憎水效果与液态一致 |
典型应用场景
海洋与滨海工程
海港码头、跨海大桥、防波堤等,抵御氯离子(海水)侵蚀,防止钢筋锈蚀。
案例:某跨海大桥桥墩采用溶剂型硅烷浸渍处理后,氯离子渗透系数降低 80% 以上,预期延长结构寿命 20 年以上。
道路与桥梁工程
高速公路桥梁、立交桥的梁体、支座等,抵抗除冰盐(含氯离子)渗透和雨水侵蚀。
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后,涂刷硅烷可防止雨水渗入加剧裂缝扩展。
地下与隧道工程
地铁隧道、综合管廊的混凝土管片,减少地下水(含硫酸盐、镁离子)渗透,避免结构碳化、碱骨料反应。
历史建筑保护
石材、砖砌体等古建筑表面,在不改变外观的前提下增强憎水性,防止风化、返潮(如石窟佛像、古墙体)。
施工关键步骤
基材预处理
表面需清洁:去除浮灰、油污、松动涂层,可用高压水枪(≥10MPa)冲洗或机械打磨;
控制含水率:溶剂型硅烷要求基材含水率≤8%(否则影响渗透),水性硅烷可放宽至≤15%;
修补缺陷:对裂缝(≥0.2mm)、蜂窝等,先用修补砂浆填充平整。
施工方式
喷涂:采用低压喷枪(压力 0.2~0.4MPa)均匀喷涂,分 2~3 遍进行(间隔 20~30 分钟),确保用量达标(通常 400~600g/㎡);
涂刷:用毛刷或滚筒涂刷,适用于小面积或复杂部位(如螺栓孔、边角);
浸渍:小型构件可完全浸泡在硅烷溶液中(如预制混凝土管桩)。
养护与注意事项
施工后 24 小时内避免淋雨、积水,温度低于 5℃或高于 35℃时不宜施工;
溶剂型硅烷需远离火源,施工区域通风良好(防止有机溶剂挥发聚集);
养护 7 天后可进行效果检测(如泼水试验:水在表面呈珠状滚落,无渗透痕迹)。
性能优势与局限性
优势:
憎水性持久(有效寿命可达 15~20 年),不改变基材外观和力学性能;
渗透深、成膜均匀,能深入微小孔隙,防护更彻底;
施工简便,可在既有结构上翻新使用,无需大规模拆除。
局限性:
对基材强度无提升作用,仅适用于表面完好或轻微破损的结构;
对已严重碳化、钢筋锈蚀的结构,需先修复再使用;
成本较高(约 15~30 元 /㎡),大面积使用需控制预算。
与其他防护材料对比
防护材料 | 核心特点 | 与硅烷浸渍剂的差异 |
环氧树脂涂层 | 形成连续薄膜,阻隔性强,但透气性差 | 硅烷不形成表面膜,透气性好,不易起鼓 |
渗透结晶型涂料 | 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晶体堵塞孔隙 | 硅烷靠憎水而非堵塞,不影响基材呼吸 |
聚合物砂浆 | 增加表面强度,适用于破损修复 | 硅烷侧重深层防护,不增加表面厚度 |
硅烷浸渍剂凭借 “深层渗透、憎水不堵孔” 的特性,在混凝土耐久性防护中占据重要地位,尤其适合对外观、透气性要求高的场景。
Copyright © 2024 高路(河南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备案号:豫ICP备2025120142号-3